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公司动态 我们的客户
专业文章PROFESSIONAL ARTICLES

金融机构配合反洗钱行政调查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17-10-25

反洗钱行政调查工作是跟踪核实可疑交易、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具体实践来看,虽然可疑交易信息获取的来源和方式、调查的方式和手段、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及其对重点可疑交易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改善,但具体到金融机构则主要表现为配合调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提高行政调查效率的重要举措。

一、金融机构在配合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行政调查的效率和质量。

(一)客户身份信息简单、静态,难以确保真实性

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资料保存义务时,依法仅需留存和登记客户的基本资料、信息,对于其他更深入的信息,如机构客户的资金来源、收入状况、经营状况、资金运营等不会进行深入了解,而这些信息往往是分析判断资金交易是否可疑的关键因素,缺少这类信息会影响可疑交易分析的效率和质量。金融机构获取的客户身份信息,之后多处于静止状态。另外,金融机构获取客户信息,是建立在客户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假设基础上的,因此,金融机构除核对身份证的真伪外,很少去核实其他信息,客户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二)交易信息明细数据不完整

一是交易对手信息要素不完整。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由于银行的业务系统在早期开发之时未考虑到反洗钱业务要求,不同程度地缺少部分信息,给可疑交易调查带来较大困难。部分银行仅本行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柜面转账交易能完整获取交易对手信息。近些年来出现的电子支付方式如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ATM终端和POS机终端的跨行转账业务,则更难获得完整交易对手信息。

二是交易资金的真实用途无法获取。目前未严格要求提供资金的真实用途,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电子支付业务,用途一栏可填可不填,填写了也无需提供真实性证明。

(三)数据提取时间过长

数据提取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仍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

首先,部分银行由于数据系统集中度低,不支持交易数据的批量调取,就只能通过交易流水号逐步翻阅查询纸质会计凭证来获取,从而延长了反洗钱调查周期。

其次,银行的交易数据保存普遍比较分散,同一账户下不同渠道的交易数据分布在信用卡部、电子银行部、国际业务部等各个部门,给可疑交易数据提取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带来一定影响。

再次,银行对账户交易信息存储方式的不同也对数据提取时间造成了影响。比如,银行的主机系统只保存最近1年至数年数据不等,超过这个时间段的历史交易数据则打包存入数据仓库。当需要调取历史交易数据时,就需要经过复杂的内部工作流程,花费的时间也较长。

最后,银行协助调取客户网上银行IP地址的时间往往较长。少数银行在分支机构既能调取,多数银行则必须通过其总部调取这类数据,通过总部调取数据所需时间更长。

二、政策建议

(一)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数据处理系统

针对当前部分金融机构的交易数据保存分散的现状,从反洗钱工作需要出发,应尽快对数据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对核心业务系统和各渠道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将所有的交易数据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下,提高交易数据提取的效率和完整性。

(二)增加交易对手信息要素

针对金融机构交易对手、IP地址等信息采集不全的情况,应对系统进行优化,要在其核心系统分账户的数据结构中增加交易对手信息的字段,ATM/POS机终端及网上银行等支付渠道要在报文结构中增加对手的户名、账号等交易信息要素,在分支机构能直接获取网银交易的IP地址等,提高交易数据的易提取性。
上一篇:房地产业的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下一篇:第三方存管模式的反洗钱困境与对策